“不要和22:59下班的人做朋友”
发布时间:2019-12-6 16:26:04 阅读:272 次
网上有一个段子:一天24小时,可到了我这里,时间就好像缩了一半。明明好像没干什么,可就是觉得没时间,工作没时间,休息没时间。
前段时间,一则数据曝光:除去工作和睡觉,中国人日平均休闲时间是2.27小时,远低于欧美国家。
时间自由,成了当代成年人最大的奢侈品。
很多时候,我们苦恼着时间不够,却忽略了时间自由的本质。其实,时间是需要自己掌控的,不自律,不规划,又怎能拥有时间自由?
01 “每天只有2.27个小时属于你”
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立,我们总是很忙,每天沉浸在忙碌的工作中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早在不知不觉陷入了“时间贫瘠”。 有调查数据显示:除去工作和睡觉,中国人日平均休闲时间是2.27小时,远低于欧美国家。
深圳、广州、上海、北京居民每天休闲时间更少,分别是1.94、2.04、2.14和2.25小时。换句话说,就是每天只有2.27个小时属于你。除去洗漱等琐碎的事情,整块的时间所剩无几。
年轻人的成长需求日益旺盛,人均可使用时间却日益减少,以至于很多人陷入了一种焦虑:一方面身体快要承受不住,另一方面是总觉得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完。
02比没时间更可怕的是你的时间开始失控
前段时间,我被一个新闻给吓到了。一名20岁的大二女生,连续2个月抱着手机聊微信聊一晚上,右眼暴盲,只剩下光感。 视力在短时间内,突然下降到几乎失明,可以说是“瞎”了。
03时间是年轻人逆袭的唯一资本

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,因为嘴上说努力的人很多,真正坚持到底的人少之又少。那些你羡慕的人,在聚光灯下,看起来是如此轻松。其实,他们只是把时间都花在了你看不见的地方罢了。 提起孙俪,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《甄嬛传》,因为塑造的“娘娘”深入人心,孙俪一夜之间家喻户晓,事业达到了高峰。

但是有谁想到她既没有上过大学,也不是表演科班出身呢。成功的背后,是极致的投入和付出。 为了演好每个角色,孙俪都会提前准备三四个月,把自己关在一个房间里,与世隔绝。 而且她还给自己规定:拍戏期间手机里的所有app都会完全停掉,除了微信,因为要和老师家人沟通,要不也可以不用,只为完全沉淀,做好每一件事。 就像郭德纲说的:“你可能是那一夜认识我的,可我绝不是一夜成名。”世上本没有逆袭,所谓的逆袭都是你厚积薄发的努力。 那些优秀的人,并没有比你拥有更多的时间,他们只有把时间花在了一件事上并且高度自律。 很多时候,我们所谓的没有时间,只是把时间和金钱都花费到了,那些对人生毫无帮助的事情上了而已。 你的时间花在哪,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。
一个人若是想要实现时间自由,首先要理解一个词:活在当下。 什么意思呢? 复旦大学教授陈果在她的课堂上分享过一句话:人生就是过去、现在和未来,而过去是完成了的现在,未来是现在的延续。 当过去已经不可逆转,大家总想着未来怎么弥补,比如明天一定要早起,一定要读1小时书……却忘记了未来就是现在延续出来的时光,当你用心地过好了现在,也就善待了过去和未来。 倘若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,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,通过一些方法改变自己地困境,早日实现时间自由。 1、断舍离如果你觉得自己太忙,事情太满,第一个要做的事情就是断舍离,尽可能地砍掉不必要的事情。
曾经有一个真人秀节目,要求参赛者记忆传送带上的东西,在规定时间内,参赛者记住的东西都可以带回家。结果是,只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心仪的几件物品上的人,往往得到的最多。
而那些想记住所有物品的人则收获最少。生活就像“传送带”,许多任务和诱惑会不停地经过我们身边。想要完成所有的事情是不可能的,要学会适当地暂停和取舍。
有的人时间颗粒度是半天,比如喜欢开会开半天的领导;有的人时间颗粒度是15分钟,比如王健林,15分钟一个行程;
有的人时间颗粒度是5分钟,比如比尔盖茨,一些安排动作(握手等)甚至精确到秒。一个人的时间颗粒度越细,那么做事也就更高效,他们对自己的时间,有很强的把控感。 如果你的时间颗粒度是1天,那么1个小时2个小时的虚度对你来说并不算什么;而如果你的时间颗粒度是15分钟,做事的紧迫感就会大大提升,因为每一分钟对你来说价值都很高。 如何把一天过成48小时? 当你有意识地观察、并细化自己的时间颗粒度的时候,你就能感受到。
前段时间,一则数据曝光:除去工作和睡觉,中国人日平均休闲时间是2.27小时,远低于欧美国家。
时间自由,成了当代成年人最大的奢侈品。
很多时候,我们苦恼着时间不够,却忽略了时间自由的本质。其实,时间是需要自己掌控的,不自律,不规划,又怎能拥有时间自由?
01 “每天只有2.27个小时属于你”
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立,我们总是很忙,每天沉浸在忙碌的工作中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早在不知不觉陷入了“时间贫瘠”。 有调查数据显示:除去工作和睡觉,中国人日平均休闲时间是2.27小时,远低于欧美国家。
深圳、广州、上海、北京居民每天休闲时间更少,分别是1.94、2.04、2.14和2.25小时。换句话说,就是每天只有2.27个小时属于你。除去洗漱等琐碎的事情,整块的时间所剩无几。
年轻人的成长需求日益旺盛,人均可使用时间却日益减少,以至于很多人陷入了一种焦虑:一方面身体快要承受不住,另一方面是总觉得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完。
02比没时间更可怕的是你的时间开始失控
前段时间,我被一个新闻给吓到了。一名20岁的大二女生,连续2个月抱着手机聊微信聊一晚上,右眼暴盲,只剩下光感。 视力在短时间内,突然下降到几乎失明,可以说是“瞎”了。
03时间是年轻人逆袭的唯一资本

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,因为嘴上说努力的人很多,真正坚持到底的人少之又少。那些你羡慕的人,在聚光灯下,看起来是如此轻松。其实,他们只是把时间都花在了你看不见的地方罢了。 提起孙俪,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《甄嬛传》,因为塑造的“娘娘”深入人心,孙俪一夜之间家喻户晓,事业达到了高峰。

但是有谁想到她既没有上过大学,也不是表演科班出身呢。成功的背后,是极致的投入和付出。 为了演好每个角色,孙俪都会提前准备三四个月,把自己关在一个房间里,与世隔绝。 而且她还给自己规定:拍戏期间手机里的所有app都会完全停掉,除了微信,因为要和老师家人沟通,要不也可以不用,只为完全沉淀,做好每一件事。 就像郭德纲说的:“你可能是那一夜认识我的,可我绝不是一夜成名。”世上本没有逆袭,所谓的逆袭都是你厚积薄发的努力。 那些优秀的人,并没有比你拥有更多的时间,他们只有把时间花在了一件事上并且高度自律。 很多时候,我们所谓的没有时间,只是把时间和金钱都花费到了,那些对人生毫无帮助的事情上了而已。 你的时间花在哪,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。
一个人若是想要实现时间自由,首先要理解一个词:活在当下。 什么意思呢? 复旦大学教授陈果在她的课堂上分享过一句话:人生就是过去、现在和未来,而过去是完成了的现在,未来是现在的延续。 当过去已经不可逆转,大家总想着未来怎么弥补,比如明天一定要早起,一定要读1小时书……却忘记了未来就是现在延续出来的时光,当你用心地过好了现在,也就善待了过去和未来。 倘若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,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,通过一些方法改变自己地困境,早日实现时间自由。 1、断舍离如果你觉得自己太忙,事情太满,第一个要做的事情就是断舍离,尽可能地砍掉不必要的事情。
曾经有一个真人秀节目,要求参赛者记忆传送带上的东西,在规定时间内,参赛者记住的东西都可以带回家。结果是,只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心仪的几件物品上的人,往往得到的最多。
而那些想记住所有物品的人则收获最少。生活就像“传送带”,许多任务和诱惑会不停地经过我们身边。想要完成所有的事情是不可能的,要学会适当地暂停和取舍。
有的人时间颗粒度是半天,比如喜欢开会开半天的领导;有的人时间颗粒度是15分钟,比如王健林,15分钟一个行程;
有的人时间颗粒度是5分钟,比如比尔盖茨,一些安排动作(握手等)甚至精确到秒。一个人的时间颗粒度越细,那么做事也就更高效,他们对自己的时间,有很强的把控感。 如果你的时间颗粒度是1天,那么1个小时2个小时的虚度对你来说并不算什么;而如果你的时间颗粒度是15分钟,做事的紧迫感就会大大提升,因为每一分钟对你来说价值都很高。 如何把一天过成48小时? 当你有意识地观察、并细化自己的时间颗粒度的时候,你就能感受到。